渾身是寶~剩餘資材利用

山林博物學

渾身是寶~剩餘資材利用

2024-02-28
從造林、撫育、收穫到製成材,過程中皆會產生一些剩餘資材(就是修剪或裁切下來沒有要利用的枝條或是小徑木),過去大部分的林農會把剩餘資材留在林地分解成為養分,或是直接當作鍋爐燃料使用,但在講究循環經濟的現代,剩餘資材有了許多創新利用的做法。
國產的「材」好~國家級掛保證

山林博物學

國產的「材」好~國家級掛保證

2024-02-21
在逛超市或量販店時,你有注意過農產品包裝袋上的標章嗎?由於農產品大多是可吃下肚的東西,所以多一層標章把關品質,對消費者也多一份安心。而同為農產品的「木材」,其實也有許多驗證標章替我們把關。
豐收的2023,備受肯定的一年

山林博物學

豐收的2023,備受肯定的一年

2024-01-18
2023是豐收的一年,也是備受肯定的一年!2024年我們會繼續滿滿的努力
離開森林的旅行~運材

山林博物學

離開森林的旅行~運材

2024-01-10
從「採種」走到「收穫」,可以知道從苗木生長到可利用的木材,少則需要6年,多則數十年到近百年的時間,蓊鬱的人工林象徵著林業人員長期以來的心血。
原木的分類帽~造材

山林博物學

原木的分類帽~造材

2024-01-03
林業生產循環走到收穫階段,仍要細心處理各項細節,將樹木伐倒、等待乾燥與集材,即將要完成林場的任務前還需要經過「造材」才能放行,把原木運送至加工廠進行後續的加工作業。
一流的經驗與技術~集材

山林博物學

一流的經驗與技術~集材

2023-12-27
在歷經3-4個月的倒木乾燥階段後,林業職人們就開始要來思考如何把林地裡的每一根原木,利用人力或是各式動力的方式,將原木搬運集中至林道邊或運材路線附近,讓運材車可以把這些原木載下山做後續的運用,這樣的作業過程就叫做「集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