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拜訪森林都有不同的理由,又或許不需要理由,那你呢?
透過休閒旅遊放鬆身心,已是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隨著深度、主題型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人在追求旅遊的品質上已跳脫以往走馬看花、蜻蜓點水的方式,越來越多人願意花較多時間規劃行程,進行各類知性和感性的體驗,更期望旅遊不僅自我滿足,而是擁有愉悅遊憩體驗的同時,也讓在地文化、經濟及自然環境都能平衡獲利,方方面面皆能更永續的旅遊型態。
多元的永續旅遊主題下,親近山林一直以來都是熱門選項之一,而林業體驗更是獨特的遊程新選擇。
▋從林業體驗迸出永續旅遊新選擇
「比起同樣的事情聽千百遍,還不如用自己的雙眼去看一回。」對於城市生活者來說,拜訪平時不對外開放的人工林作業林場,與一般印象中的森林健行、放鬆的行程更新奇、更好玩,這是種另類的沉浸式學習,在森林裡感受、在森林裡與木共學、在森林裡實踐綠色行動…。
斯創以結合在地的林業體驗方案邀請企業和不同年齡層的大眾走入森林,並與強調「永續‧生態‧低碳‧樂活」的原森旅行社合作,將林業體驗和永續旅遊結合,推出有趣且兼具知性及感性的遊程。行程安排以林業體驗為主軸,結合在地環境及各項資源,餐食選用在地特色美食,也與林場社區周邊旅宿結合,並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接駁,各項安排以「低碳」為準則進行規劃。此外,斯創訓練一批關係人口作為林業體驗引導員,除了促進林場當地的社會經濟外,也創造了林業漫長經營期中,林場主額外的收益,同時減少對環境遊憩面的衝擊,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永續旅程。
▋永續的林業體驗遊程哪些好玩?
「林業」和「農業」看起來都是種植經濟作物,但箇中經營的鋩角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而透過永續遊程深入體驗和瞭解是最直接的方式,一邊滿足自我求知慾,另一邊以綠色低碳旅遊方式降低對環境的負擔,一兼二顧。而繁複的林業在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工作:
- 造林前先經過精挑細選採種育苗,小苗成長過程另需要經過風雨測驗。
- 除草不是彎下腰拔拔草,而是需要揹著除草機像山羊一樣穿梭在陡峭的坡地裡,最重要的是不能誤除已種下的苗木,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輕鬆勝任的。
- 運用紅外線照相機調查野生動物,這是林場經營過程中照看生物生存的必要工作。
- 分享林場經營的永續作為,不只照顧森林和野生動物,同時照顧在地居民經濟的行動落實。
- 森林調查則是公民也可以參與,拿起專業工具計算林木體積量和樹木二氧化碳固碳量。
- 還有機會跟在地林業職人學習,拿起手鋸或鏈鋸體驗林木收穫的環節。
- 進到原木末端加工廠瞭解後續林木加工與應用,還可以用新台幣支持當地林業加工產品。
- 林業體驗遊程絕對不能餓到,需要用在地美食填飽肚子和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