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是種美德,在林業生產循環中也一樣,上一篇的剩餘資材利用可以知道原木加工是採取全株利用最大化的方式進行,讓每一木、每一葉都能發揮最大的用途。但你知道嗎?在臺灣還有一種獨特的永續林業經營模式,不僅僅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木質產品為主要生產目的,而是從「飲食」的角度出發,創造另一種在地林木資源的特殊市場。
以華人年節和各式湯品裡常見的食材「香菇」來說,根據統計,光是在臺灣,我們每年吃下肚的菇類共需要5億個太空包種植,而每個太空包裡大約含有1公斤的木屑,也就是說臺灣光是生產香菇太空包每年就需要50萬噸的木屑!50萬噸的木屑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如果以管理良好的人工林為例,1公頃林木可生產200噸木屑,在不考慮進口香菇的情況下,意味著我們每年必須砍伐2,000公頃的林木-大約是80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才能滿足國內香菇太空包的市場,可見「吃香菇」這件事是林木資源龐大的隱形需求。為滿足這樣的市場,不免需要增加木屑供給或者進口菇類。而這兩項措施實際上時常面臨木屑來源不安全(可能來自廢棄家具、板模等泡過甲醛等藥劑)使走菌不成造成菇農損失;或是進口及走私菇類來源含農藥殘留的食安問題。
位於恆春半島的《永在林業》擁有高達912公頃的闊葉人工林,看似豐沛的資源卻因為恆春冬季強勁的落山風長年吹拂,導致林木長成各異其趣的「風剪樹」。不通直又不圓滿的樹木,在木材市場的經濟價值相對較低,但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過去無法成為板材或建築用材等的木料到了永在林業,都能打成木屑變身成美味太空包蕈菇的來源!提供了上列問題和隱憂的解方!
將不同形狀的闊葉樹木材、枝梢材,通通放進機械裡破碎成適當大小的木屑,即可成為蕈菇太空包的最佳原料!也因為主要經營目的成品為製成太空包的木屑,在闊葉樹苗木6-8年長成大樹後即可收穫進行加工,不要求必須長到用材標準。更重要的是,從林場到木屑加工廠的所有製程都通過國際FSC驗證,確保永在出品的永續林業太空包,不僅原料安心、食材美味(當然美味需要仰賴個人料理功夫),還能讓吃香菇成為支持國產材的創新途徑之一。
------------------------
▋國產菇包,安心又安全
你有看過正在裝潢的店面或住家嗎?木工師傅們用機械切割木材的聲音再放大數倍,就是大型木屑機運轉的嗡嗡聲。所以進行木材破碎前,耳塞、安全帽、護目鏡、預防吸入粉塵的口罩及手套都是工作人員必須穿戴的裝備。
處理流程首先由怪手將徑級較大的原木加壓破碎後,和枝梢材平放在入料口前的輸送帶上,接著由木屑機處理直徑40公分以下的木材,以刀削的方式加工成約0.1~0.5mm的木屑顆粒。機具內同時有14把刀片運轉,才能將原木像削鉛筆機處理過一樣變成細緻的木屑。而刀片的磨損程度也視樹種的特性而定,如果是材質堅硬的相思木,破碎3個小時就需要更換;其他樹種則可使用同組刀片長達6小時。
第一次打碎後,基本上可以取得90%的成品,但是仍然會有較大的木塊殘留。這時候就需要搭配後方的過濾系統,透過滾筒篩選機將細小枝條篩出,與土石分離後進行第二次打碎。這個補強的動作除了避免木料浪費,主要是因為若顆粒太粗則會有刺破太空包的疑慮。破碎後得到的木屑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以及一段時間的發酵後就可作為太空包的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