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一年一度許多東南亞佛教國家的盛事,包含泰國、緬甸、柬埔寨和寮國。「水」在佛教中象徵淨化和祝福,節慶期間除了浴佛禮,人們還會走上街頭互相潑水,代表為彼此祈求好運。除了宗教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所處地區四季如夏,一年只區分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的降雨量差距非常明顯。通常在四月的潑水節就是這些區域宣告雨季來臨,農民可以插秧播種,萬物也得到更新生長的機會。
回頭看看臺灣,其實我們夏季的氣候也有類似現象:總讓人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颱風」,在濕熱難耐的日子裡,從海上捎來給森林的淨化和祝福。颱風是臺灣最常見的天然擾動,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產生巨大影響。臺灣處於七大熱帶氣旋區域中颱風頻率最高的西北太平洋區,這個區域的颱風占全球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自中央氣象局有氣象記錄以來,臺灣每年平均約有3到6個颱風。有別於大家馬上聯想到的水患、土石流等容易威脅人身安全及造成財損的災害,讓我們練習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颱風帶來的影響。
▌ 補足雨水
7至9月的夏季雨量是臺灣最重要水資源,主要來源即為颱風。相似於梅雨季,夏季雨量亦有愈往南愈多、西半部高於東半部的現象。夏季雨量在南部所占的比率高達57%,中部亦有45%,東部及北部則略少於4成,均為一年之中比率最高的雨量。颱風挾帶的超大豪雨有如土地公將水龍頭開到最大全速澆水,所以不僅可為中南部地區大地解渴,在南臺灣的人工林年度工作排程中,往往也會趁著颱風離境出海後土壤含水量正高的時期,趕忙種下小苗進行造林作業。
▲2023年8月卡努颱風期間恆春半島三台山遭雲層壟罩
然而全球極端氣候影響下,各地氣候變得越來越難以預估及掌握。例如2020年本該是豐水期的春夏季節,臺灣不但梅雨季過於短促,也沒有颱風帶來雨量。雨情不佳,未能儲存足夠的水量供枯水期備用,導致2021 年初,臺灣西部地區發生56年來遇到最嚴重的大規模乾旱,全臺各地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耕甚至歇業等情況,也讓大眾意識到颱風在夏季雨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撥「葉」見日
如果在颱風前後走進同一片森林,會感受到哪些差異呢?有過類似經驗的人,相信都會對森林裡光線明顯的不同留下深刻印象。颱風前森林裡的鬱閉程度高,陽光不容易穿透林間的枝葉,使得地表較為陰暗,導致地被植物稀少。而颱風過後雖然常見滿地斷枝倒木,卻同時透過剔除一些不健康的樹木疏開樹冠,增加林下透光量,有利林內地被植群的生長,也讓同種或其他植物有更新生存的機會,提升林地的地被覆蓋度,減少地面沖蝕,使得森林愈挫愈勇,甚至有機會發現雨水充足及濕度高等條件下才能生長的驚人野菇呢!
▲巨大口蘑又稱金福菇(照片提供:永在林業)
雖然颱風有上述補足雨水以及適度疏開樹冠的效益,我們仍需提升自己在極端氣候下的調適能力。從走出家門認識周遭環境開始,進一步思考在同一個空間範圍內,不同情境下所面臨的變遷與挑戰,接著針對挑戰共同擬定自主調適策略方案,才能站穩身子,以更加彈性的姿態接受下一份來自海上的重量級禮物。
參考資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科學發展》第415期、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