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森林」原民傳統山林智識專冊,讓我們不斷成長、也更加謙虛

「學.森林」原民傳統山林智識專冊,讓我們不斷成長、也更加謙虛

2020年1月,【「學.森林」森林環境教育課程彙編-原民傳統山林智識專冊】正式出版了!

林務局說這是一本【不用去夜行巷也能買到的魔法書】,而斯創身為編輯團隊,有些魔法背後的故事要分享。

第一個想說的是,我們是麻瓜,這本不是魔法書。

第二個一定要說的是,麻瓜編輯團隊非常努力走入魔法的世界,而努力的過程讓我們不斷成長、也更加謙虛。

我們這群麻瓜們都不是原住民,儘管憧憬原民文化與生態智慧,也支持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但握在手上的只有兩樣東西:一是課程轉化與教學能力,一是一年內要生出被指定為「原民傳統山林智識」課程彙編專冊的壓力。這兩樣東西似乎矛盾但也相輔相成,但終究要面對的還是要對得起自己!

既名為彙編,整個2019年,我們先從盤點林務局八個自然教育中心既有的課程開始。但很可惜,議題很新,加上課程設計與優化需要時間,能被選入魔法書的課程(甚至單元)寥寥可數。於是,沒別的選擇,就是自己來!不敢說遍覽群書,也算是長期泡在資料海裡。海嘛!就是無邊無際,資料越翻也只會越多而已。

自己來的過程裡,就是不斷地問自己:「麻瓜能如何在這專冊上施力?」於是乎麻瓜編輯團隊為專冊的三套課程作了以下定位:

1. 通用性高

  • 融合各原住民族相關的主題內容(換句話說:以主題為軸線,不是以部族為軸線)
  • 課程操作環境條件限制低,適合學校及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操作(換句話說:不用前往部落或文化園區)
  • 教具準備容易

2. 前導課程(換句話說:如果你要上特定部族的特定主題,那這些可以讓你用在開頭或結尾,綜觀各族群的相關內容)

  • 相關主題原民課程之先備課程
  • 基於主題之上,加深加廣

3. 可彈性運用(換句話說:全套、半套、混搭都可以用!)

  • 全套課程模組操作
  • 單元課程獨立操作
  • 主題加深加廣,混合搭配其他課程執行

整體換句話用白話文說就是:它就是原住民主題課程的入門!

模組設計、試教、審查、精進的過程,麻瓜們知道自己距離魔法學校近了一些但其實還很遠,感謝所有魔法部審查委員提供的見解,當中酸甜苦辣省略一百萬字,但我們更了解這個議題與領域的博大精深,而且遠遠超越我們認知的博大精深,我們更謙虛地看待這個議題,也更謹慎地踏著每一步。

但苦難還沒結束,進到美編的階段是另外一段試煉。謝謝所有魔法層次的專家指點迷津,感謝插畫家新曆年、農曆年還願意修改一百遍(原子筆畫就是要改一處就得重畫一幅啊);更要感謝這個歷程讓我們察覺:原民會網站裡的資料不是聖經,原住民文化園區內的「樣版建築」其實只是「黏好的模型」,每一個個人、每一個族群對事對物的觀點都能讓資料海跟苦海畫上等號!

於是,來到第三個想說的,就如同我們為序言下的標題:「向原民學習,讓我們重修森林這堂課」。有人說,林務局透過自然教育中心推動原民教育太早太快,但,若不啟動就沒有開始;有人說,公部門要與恢復原民使用山林資源的權利,不是推出課程活動而已,對,當然不是,請關心整體政策,不要只想著得到這本魔法書而已。有人覺得,不是原住民要怎麼推動原民教育,但我們認為這是公眾的事,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多元文化議題;有人覺得,漢人觀點如何詮釋、轉議原民文化,是,我也覺得有困難、很挑戰,所以這個過程讓我們更謙虛、更尊重,也因而這樣定位這本專冊,做我們能力所能及的事!

跨文化、跨族群的尊重與融合是臺灣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議題,也是不斷在發生中的課題。社會中的每一份子都盡一些力量、多一些對話,才能一起創造多元社會的進步。

最後一個不能不說的是,想要念魔法學校,還得面對很多挑戰、付出很多努力。就讓這被《林務局-森活情報站》粉專小編美言加謬讚的「魔法書」,成為多元民族文化間相互尊重與共好的新頁吧~

  • 分享至: